石家莊日報:石藥集團獻禮建黨百年
7月1日,值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之際,石家莊日報發布名為《秉初心 做好藥 創新奔向新輝煌》的整版文章,介紹石藥集團在紅色基因加持下的創新發展歷程。指出“前身為冀中軍區衛生材料廠,至今已有80余年歷史的石藥集團,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在對“紅色”初心的堅守下,穿過炮火歲月,在政策號召下,現在正在完成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全文如下:
秉初心做好藥 創新奔向新輝煌
——石藥集團獻禮建黨百年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
回望百年歷程,中國的制藥行業在黨和國家的帶領下,從“缺醫少藥”、“國人健康需要依靠外援”,到現在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健”,甚至部分中國制藥企業的創新藥成功“出?!?,為世界健康貢獻出中國力量。
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大力實施,一大批制藥企業脫穎而出,積極推動人民健康狀況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改善。石家莊作為“開國第一城”,在制藥這一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同樣涌現出一批民族制藥企業,為國民健康做出巨大貢獻。
前身為冀中軍區衛生材料廠,至今已有80余年歷史的石藥集團,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在對“紅色”初心的堅守下,穿過炮火歲月,在政策號召下,現在正在完成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從原料藥向制劑、從普藥向創新藥、從小分子向小分子和大分子并舉的轉型,完成傳統藥企向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的創新擔當。
紅色精神一脈傳承
6月22日,在石藥集團第一制造中心恩必普304車間,車間主任張亞輝正在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逐一巡檢。包裝生產線正在忙碌運轉,一粒粒金燦燦的軟膠囊在經過壓制、干燥、檢丸、裝瓶等多道工序后,從潔凈區進入了外包裝生產線。之后,這些藥瓶還將經過貼標、掃碼、裝小盒、裝中盒、裝箱、賦碼、捆扎道道工序的加工和檢驗。
恩必普是治療腦卒中的國家一類新藥,曾獲中國工業大獎,現在在美國的二期臨床已經結束病例入組,進入數據分析階段。2006、2007年,恩必普還將市場許可轉讓給韓國、美國等知名公司,成為我國化學制藥領域首個向國外進行專利授權的典型案例,是中國醫藥產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里程碑,開創了中國化學原創藥物向國外進行技術授權的先河。
在80年前,石藥集團的前身——冀中軍區衛生材料廠,一開始生產脫脂棉、紗布、急救包,后來小規模生產抗感染藥品,供應前線。在黨的領導下,廠區員工邊生產邊抗戰,材料廠在太行山深處多次輾轉、數次易名,甚至因戰事一度中斷生產。但是一旦有條件,材料廠迅速組建,始終在為醫治當時流行病、增強戰斗力研制醫藥產品。
新中國成立后,企業由軍用轉為民用,并經歷數次調整,進行了集團化改革,但這家從血與火中拼殺出來的企業依舊保留了紅色傳統,例如,廠區內三人以上行走,必須列成一縱隊。石藥集團副總裁張赫明回憶:“1997年集團剛成立時上下班還會吹軍號,為的就是記住企業的紅色基因,將‘能擔當、敢挑戰’的紅色精神一直傳承下去,全力滿足公眾用藥需求?!?/span>
企業內在的紅色基因,激勵著一代代石藥人不斷邁出新的發展高度,也推動著他們在藥品創新上的無止境探索。石藥集團在20世紀90年代末果斷上馬7-ACA生產線并投產。7-氨基頭孢烷酸(簡稱7-ACA),是頭孢類抗生素生產的關鍵中間體,但我國的7-ACA曾長期依靠進口,不僅價格昂貴,還使我國頭孢類抗生素生產受制于人。1997年石藥集團7-ACA年產量達到1500噸,不僅結束了我國7-ACA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還實現了大量出口,被稱為“民族的7-ACA”。
彼時,中國落后的醫藥工業面對的,是保障人民健康基礎就醫用藥的迫切需求,黨和國家將醫藥工業的創立和發展置于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要地位。石藥集團在時代的激流中,貼近黨和政府的號召,大力發展基礎用藥,滿足廣大的臨床需求,逐漸成為中國最大的化學原料藥和普藥生產基地之一。
創新不忘初心使命
走進石藥集團總部的大樓,“做好藥,為中國”的大字,時刻提醒著每一個進進出出的人,做好藥,是責任,是堅守,也是行動。今年,石藥集團企業文化升級,“做好藥,為中國,善報天下人”成為新時代,石藥人的使命。
2005年,恩必普上市,自此開啟了石藥創新轉型的大門。集團董事長蔡東晨反復強調,作為一家紅色企業,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身上的責任和擔當,跟黨走,做好藥,才不會在時代變革中迷失方向。
隨著國民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高端藥、創新藥的需求,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而長久以來,高端藥品的外資企業高價壟斷,對社會和個人都形成巨大支付負擔。
在這個過程中,黨和國家開始提倡行業創新,比如國家通過重大新藥創制專項,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研究項目和人才項目等進行有計劃的財政投入。十八大以后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對企業創新支持力度加大,截止目前,石藥集團獲得6項國家科技項目,8.1億元政府財政支持,6項國家級獎勵。
石藥發展走上快車道,大量做內驅式增長,近5年研發投入大幅增加,2020年研發費用28.90億元,同比增加44.5%。2021年第一季度研發投入人民幣6.91億元,同比增加21.7%。近年來連續上市了恩必普、克艾力、津優力、多美素、諾利寧等創新藥,有效實現外資高價藥的替代。
現在,石藥集團不僅實現了結構轉型,還擁有在研項目約300個,其中小分子創新藥40余項、大分子創新藥40余項,新型制劑20余項,主要聚焦于腫瘤、自身免疫、精神神經、消化和代謝、心腦血管系統及抗感染治療領域。其中30個產品處于藥品注冊審評待批階段,39個產品正在開展臨床試驗(包括31個創新藥以及8個新型制劑),以及5個產品待批臨床批件。
藥品創新的意義,在于最大化實現其臨床價值。2020年,國家第一次對醫保目錄內產品進行了醫保支付標準談判,作為集團的當家產品之一,恩必普兩個劑型的降幅均超過50%,價格降低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可及性。而且,現在恩必普在積極推進縣級醫院的下沉,更多欠發達地區的患者,將可以用上這一疾病領域的高端藥品。
2018年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感動了很多人,雖然生活不是電影,但是電影可以反映生活?!段也皇撬幧瘛返墓适骂}材其實來源于真實事件,當年的陸勇事件喧囂一時,卻直擊社會痛點,反映出用藥難、用藥貴的社會難題。
片中的原研藥格列衛,當時國內只有三家在產,石藥集團是其中之一,但較原研藥動輒上萬元的售價,石藥集團名為諾利寧的仿藥,在療效一致的情況下,售價僅為四五百元,解決了大量臨床需求。
普藥方面,石藥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帶量采購政策,在前5輪4批帶量集采的157個品種中,我們中選了18個,中選數量居國內企業前列,中標產品將大幅降低藥價。此外,恩必普順利通過了醫保支付標準的談判,兩個劑型降幅均超過50%,產品價格的降低,提高了藥物可及性,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社會負擔。
民族藥企出征海外
中國藥企的出海之路已經探索了幾十年,但競爭優勢仍然處在全球制藥產業最末端的原料藥領域。
為了保證研發與世界的接軌,引領中國藥企走出國門,石藥集團打造了中美一體化研發體系,國內研發中心承接產業化放大,海外研發中心負責大分子抗體藥的發現和篩選,以最高效的方式實現產業化,將中國的新藥推向國際市場。
石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認為,作為一家具有紅色基因的企業,必須要有民族擔當,要有“強起來”的骨氣和底氣,為在國際舞臺打響中國品牌做出表率。出海,是我國醫藥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創新報國的必答題。
經過長達5年臨床、10個月的標準審評時間,2019年,石藥集團高血壓治療藥物馬來酸左氨氯地平(商品名:玄寧)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新藥上市審評,成為中國制藥企業第一個獲FDA完全批準的新藥,并且實現海外訂單批量銷售。高血壓領域以新分子藥物身份真正能出口歐美的,玄寧是第一個。由此,石藥集團跨出了全球化戰略的關鍵一步。
目前,國際抗高血壓藥物仍以外資企業為主,外資產品多年占據國內最大的臨床用藥,高額藥價成為巨大的民生負擔。石藥玄寧創造性開發了手性循環拆分技術,在保證療效的同時,服藥劑量減少一半,不良反應發生率大大降低,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本著新藥安全可及的原則,玄寧在國內的單片價格,還不到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對于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病群體來說,減輕了用藥的經濟負擔。
同時,石藥還有13個創新藥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丁苯酞軟膠囊已經處于II期臨床階段,丁苯酞、抗體藥物偶聯物ADC(DP303c)、人源化間隙連接蛋白43單克隆抗體(ALMB-0166)等7個產品均獲得美國FDA頒發孤兒藥的資格認定并展開新藥臨床試驗,鹽酸二甲雙胍片等21個品規獲ANDA批件并在美國實現銷售。
遙想20多年前,在面對國際大投行對石藥“就是一個化工廠”得“輕蔑”,石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發誓,“要讓外國人的血管里流著中國人的藥”。時光荏苒,當初的誓言早已兌現,而石藥的國際化步伐,早已邁得更加鏗鏘有力。
6月11日,國際制藥界首屈一指的醫藥專業雜志PharmExec(美國制藥經理人雜志)公布了2021年全球制藥企業TOP50榜單。石藥集團首次進入該排名,位列44名。
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2000年,石藥集團上市公司(1093.HK)銷售額約為10.6億元,2020年,石藥集團上市公司(1093.HK)銷售額達到249.4億元,20年增長22倍多。
從太行山深處的冀中軍區衛生材料廠,到如今市值1300多億的國際化制藥企業,石藥集團的每一步探索、每個關鍵節點的方向把握,離不開黨和國家營造的良好經營環境和宏觀政策指導。
石藥集團有著深厚的紅色積淀,不管是在發展初期,還是在創新驅動的大踏步躍進時期,集團都抓好“兩個覆蓋”、發揮“兩個作用”,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據石藥集團黨委書記畢四新介紹,石藥集團下屬30余家子公司,分布各地,集團堅持抓好“兩個覆蓋”,即抓好黨組織覆蓋和黨的工作覆蓋,“業務在哪里,黨的組織就建設到哪里,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蹦壳?0余家子公司全部設立黨組織,黨委、各支部班子健全。集團不斷壯大企業黨員隊伍,推薦骨干黨員進入企業的管理層,同時鼓勵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擔任組織內職務,實現黨組織負責人和企業管理層相互融合,為企業黨建工作開展提供良好環境。
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最忌“兩張皮”。石藥集團在各項工作中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兩個作用”,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一條心”。堅持把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理念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開展“佩戴黨徽亮身份”的倡議,在實際工作中,要求黨員不忘初心,時刻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做出黨員表率。通過開展技術練兵、榜樣力量、匠人匠心等活動,建立新時代黨員示范崗100個、新時代黨員責任區50個。在今年年初的石家莊新冠疫情中,黨組織發揮主力先鋒的作用,黨員主動要求吃住在廠,在帶動周圍職工克服困難保證復工復產、確保臨床需求的同時,還積極報名參加公司對中高風險地區的愛心捐贈,協助社區捐贈果維康20萬盒。
黨建工作在實際經營中,還承擔起“戰略引領”的任務,根據企業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及時對企業戰略進行修正。石藥集團經過多年發展,實現了從原料到制劑的、從仿制到創新的巨大轉變,集團黨委和經營層提出“創新+國際化”雙輪驅動戰略,不僅實現了原料、制劑銷售占比從8:2到2:8的逆轉,還實現了國際化進擊的大發展。
未來三年,石藥集團預計將會上市新產品超60個,市場空間超過10億元的重磅產品不少于15個。集團黨委書記畢四新說,“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集團將始終貫徹圍繞黨的方針政策,團結凝聚職工群眾,將黨建工作做實,促進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span>
做好藥,為中國,善報天下人,是石藥集團樸素的家國情懷,也是80多年紅色基因的深刻烙印。這已然成為石藥人深入骨髓的表達和執念。不忘初心,才能腳踏實地,立足根本,才能海闊天空。石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表示:“我們一定會遵循黨和國家的指引,奮力建設‘健康中國’,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應盡貢獻?!?/span>